互联网和产品 · 2020年11月30号 0

To G:客户的话就是圣旨

客户:“增加一个把真实月亮变成红色的功能!”

乙方:“好的,爸爸!”

本文从【客户是谁】、【客户和用户啥关系?】、【客户的话都要听吗?】、【客户说得话一定可信吗?】四方面阐述了“客户的话是不是圣旨”。

一、客户是谁?

提到客户,我就想起了UML中的涉众,或是PMP中的相关方。

  • 涉众:也称干系人。涉众为与要建设的这个系统有利益相关的一切人和事物。
  • 相关方:与项目利益相关,有可能对项目施加影响的一类人群。

《大象——Thinking in UML》一书中对涉众进行了比较全的分类。

To G:客户的话就是圣旨

涉众分类

本文讨论的“客户”可以粗略理解为UML中的涉众,或是PMP中的相关方,但不完全是。

  • 首先,“客户”是人,不是事物;
  • 其次,本文讨论的客户是我们能接触到的客户,不是遥不可及的领导;
  • 最后,本文讨论的客户是甲方的客户,不是第三方的相关人员或承建方。

综上所述,本文讨论的客户主要为“业务提出者”、“业务管理者”和“业务执行者”。

二、客户和用户啥关系?

客户不能说就是用户,因为用户是系统的使用者,但客户不一定。例如部门主任希望建立一个系统提高业务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这其中“部门主任”是我们的客户,但不是最终系统的用户;业务操作人员既是我们的客户,也是我们的用户。

因此“客户”包括了“用户”,但不都是用户。

To G:客户的话就是圣旨

UML中涉众与用户的关系

三、客户的话都要听吗?

用另一种描述方式翻译这个问题,就是“哪些客户的话该听,哪些客户的话适当听?”。这里引入PMP相关方管理中的权力利益方格进行阐述。

权力是指相关方的职权级别,利益是指对项目成果的关心程度。

权力利益方格将权力和利益两个维度作为X轴和Y轴,以此划定不同权力和利益的相关方采用何种管理方式。

To G:客户的话就是圣旨

权力利益方格

业务提出者往往权力很大,但是只关注宏观方面,他们的期望是非常原则化和粗略化的,对具体成果的关注度较低,给具体建设者很大的调整空间。也就是说只要方向正确,具体内容可调,因此对于这类客户,我们主要采用“令其满意”的管理方式。

这点在我的实际工作中也非常明显,对于一个大项目的把控者而言,调研时对方常说:“我们就是要可视化展示系统,具体的展示样式和规则你们看着来。”我们也需时常向其汇报工作进展,以确定整体方向无误。

如果业务提出者理解为权力很大的高层领导,那么业务管理者就是仅次于其的中层领导。这类客户权力相对较大,同时期望相对比较细节,对具体成果的关注度较高,系统建设的好坏与业务管理者的关系也最多。因此对于这类客户,我们主要采用“密切关注,满足期望”的管理方式,在不违背高层领导意见的同时,细化系统需求。

业务执行者比较好理解,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系统的用户,这类客户权力相对较小,但建设出的系统是为他们所用,因此期望最为细节,例如交互是否合理、表单内容是否正确等。对于业务执行者来说,是在各位领导的框架下使系统尽可能地满足工作需求。他们的需求灵活性最大,也最容易说服和妥协,因此主要采用“随时交流”的管理方式。

这类用户在日常工作中是我们打交道最多的,下面这张图就说明了业务执行者的日常妥协。

To G:客户的话就是圣旨

业务执行者的日常妥协

综上所述,我们就得到了下面这张针对本文的权力利益方格图。同时也得出谁的话最应该听:业务提出者>业务管理者>业务执行者。

To G:客户的话就是圣旨

针对本文的权力利益方格

四、客户说得话一定可信吗?

众所周知,一个人一生会说出很多话,业务提出者和业务管理者也一样。虽然我们分析得出他们的话应该听,但是他们说得每一句话都一定可信吗?我觉得明显不是,那什么样或是什么时候的领导说出的话可信度更高呢?

“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的阿德勒,提出了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他强调个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简而言之,我理解个体是多元组成的,不可单拎其中任何一点讨论一个人。

每一个客户都是一个个体,他的级别(权力)、态度、情绪、理智等共同构成了“客户”,这些因素同样也决定着客户话语的可信度。一个位高权重(级别)且认真负责(态度)的人在稳定(情绪)且理智(理智)的情况下,所表达出的观点更具有可信度。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在与甲方对接时,要提前了解其情绪、敏锐观察其性格特点,以尽可能地获得更高可信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