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概述
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一样,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 综合保税区一角
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与保税区一字之差的保税港区功能更为齐全,它整合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后,成为更为开放的一种形态,也更符合国际惯例。
税收政策
国外货物入区保税; 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 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中国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实行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综合保税区与中国关境内的其他地区之间,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海关监管所需的其他设施。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揭牌
目前有成都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海南海口综合保税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和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和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等13家。其中,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已封关运行。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
基本介绍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是对现有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成都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行整合扩展而成的。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首批出口加工区之一,2009年进出口总额64.2亿美元,2010年1—7月进出口总额50.75亿美元,增长43%,综合排名全国第5、中西部第1,是全国发展最好的出口加工区之一;成都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09年3月通过验收,7月正式封关运行,目前发展情况良好。根据国务院批复,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位于成都高新区[1]西部园区。整合扩展后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出口、保税物流、口岸功能于一身,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全、政策最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利于海关监管运行,更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批准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范围内,已有英特尔、富士康、德州仪器、普惠、莫仕连接器等20多家企业入驻,投资总额22.3亿美元,区内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
基本介绍
中国规划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2]2010年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西永综合保税区占地10.3平方公里,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全海关特殊监管区,与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构建起水陆空立体保税的“双子星座”。
地理位置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于2010年2月由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分为A、B两个区块,面积为全国最大。据了解,该区将重点打造外向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至“十二五”末期,将形成8000万台以上的笔记本电脑生产能力,包括一批关联项目在内,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自去年以来,以惠普、富士康、英业达等IT巨头为龙头的笔记本电脑基地正式落户重庆西永,未来将形成10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规模,对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需求巨大,西永综合保税区应势而生,它将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一起,构建起重庆水陆空保税的“双子星座”,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平台,助推重庆加快建成中西部第一大加工贸易基地。 据了解,综合保税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综合保税区整合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实行最先进的海关监管模式。中国综合保税区政策始于2006年,目前包括重庆西永在内,全国共设有苏州工业园、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凭祥、昆山等9个综合保税区。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基本介绍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 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05年就根据吴仪副总理对特殊区域进行“政策叠加、功能整合”的指示,积极探讨实现园区内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 B型 和直通式陆路口岸、三区间的联动。2006年召开的第八次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进一步明确,允许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工作。2006年12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该区域执行保税港区的相关政策,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功能区
主要作用
综合保税区整合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如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企业在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将可以开展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研发,以及港口作业等业务。相比洋山、天津和大连等保税港区侧重的口岸通关功能,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直接服务于周边的加工制造业,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功能平台,满足加工贸易的各种需求。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是在园区现有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直通式陆路口岸基础上进行功能整合和政策叠加而形成的,总面积5.28平方公里,本次验收4.2平方公里,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进出口贸易、采购分销、金融服务、检测维修、展示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殊监管区域。将建立具有口岸作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等多种功能,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保税区,成为上海洋山港,浦东空港及太仓港在内陆地区的喂给、疏散港,最终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制造集群的生产服务业基地和重要的国际货物集散地。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
基本介绍
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规划面积195.63公顷。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规划面积195.63公顷。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08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规划面积195.63公顷,其中一期120公顷,是继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后,国家批准设立的第二个综合保税区,也是滨海新区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后,开发开放获得的又一重要政策支持,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等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就坐落其中。
主要特点
日前,由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小组对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内隔离措施、卡口设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了验收,这标志着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一期已经具备了封关运作的条件。 据介绍,综合保税区与保税港区享受同样的政策,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功能集于一身,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等,是目前中国内陆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
基本介绍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位于首都机场西北部,于2008年7月23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是全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据了解,奥运会后北京为推动经济发展,将打造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顺义临空经济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根据北京市的规划,到2012年左右,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将建成首都功能产业密集区,实现增加值占北京GDP的比重达4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到60%,高技术产业占到95%的目标。
地理位置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包括南北两个围网区,其中:南区为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726平方公里, 四至范围是:南起空港工业区A区天纬五街,北至铁匠营村南水泥路,西起京承(京密)公路,东至天柱东路;北区包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空货运基地和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等用地,规划面积3.218平方公里,四至范围是:南起首都机场用地货机坪北边界、货机坪东西两侧航空货运站设施区南边界、新华航空北京基地北边界,北至顺平路辅路,西起规划四路、新华航空北京基地东边界,东至南岗路现存道路(国家粮食储备库西侧道路)、国航北京基地西边界。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占地5.94平方公里,在顺义临空经济区内,将原有的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和加工区整合在一起,以口岸通关、保税物流、出口加工等几个功能为主。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成立仪式
海口综合保税区
基本介绍
海口综合保税区这是我国第四个综合保税区,区位调整至老城经济开发区。它和保税港区一样,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这是我国继苏州工业园、天津滨海新区和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之后设立的第四个综合保税区,也是首个在省会城市设立的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以虚拟港口为依托,设立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即叠加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它和保税港区一样,都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具有口岸、物流、加工三大主要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售后服务,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口岸作业等9项功能。 海口综合保税区一角
海口综合保税区的主要优惠政策有: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它将与此前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封关运营的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实施“错位布局、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主要作用
据规划目标,海口综合保税区将建设成为按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市场接轨,实现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和投资经营自由、高度开放的特殊区域,形成依托省会城市、辐射海南、拓展海外的现代物流和加工贸易运营示范区。 据了解,海口保税区1992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3年4月13日经海关总署验收正式封关运作,规划建设面积1.93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引进了海马汽车、韩国三星光电子、金盘电气、中和药业等100多家中外企业,形成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和机电加工四大产业群,为海口及海南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因为远离货运港口和区内发展空间不足等,海口保税区的发展已受到严重制约。 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一角
为打破制约瓶颈,进一步办好保税区,推动海口乃至海南的发展,省第五次党代会做出了关于“实现海口保税区易地发展,形成琼北地区发展的新动力”的决定。2007年9月28日,省政府开始向国务院进行有关申报,并果断提出了设立海口综合保税区的设想,最终获得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局的大力支持。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海口综合保税区的设立,表明我省将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全国进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海南相继设立了洋浦保税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两个开放区域,牢牢占据着改革开放的制高点。这是我们以特别之为推动特区开放大业的一次具体行动,是海南着力发挥特区试验的作用一次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海南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精神。 海口综合保税区的设立,犹如一匹强劲的“新引擎”,必将为推动海南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将全面提升海口市的核心竞争力,极大地拓展海南对外开放空间,为海南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形成吸引资金和资源的强大优势。可以预见,随着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海南的经济建设将会迎来一轮新的热潮。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机遇,着力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吸引人才,吸引资金,为加快海南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郑州综合保税区
基本介绍
11月3日上午,河南省政府在郑州召开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十三个综合保税区,也是中部地区唯一的一个综合保税区。这对于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标志着河南经济从此拥有了接轨世界的大平台、标志着河南在中部崛起进程中站在了新的制高点上、也标志着河南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地理位置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5.073平方公里。东至规划的郑港七街,南至郑州新郑机场规划的第三跑道边界,西至振兴北路,北至登封–郑州–商丘高速公路。郑州新郑综保区的设立,将有力促进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助推中原经济区腾飞的新平台,对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