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佛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保护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作出的调整。
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原始的防御机制是指童年生活经历所形成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可以说是原始防御机制的本质),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在生理上,心理防御机制被认为可以防止因各种心理打击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神经症,过分或错误的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可能带来心理疾病。
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
- 心理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真正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 心理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两种。
- 心理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心理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 心理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的心理防御功能也可能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 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是单一,也可以是多种心理防御机制同时使用。
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
否定(Denial):面对与内心冲突的事时,拒绝接受或不承认现实
否认可能是最著名的防御机制之一,它是直接拒绝或意识某件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例如,有酒瘾的人否认他们有问题、创伤事件的受害者否认该事件曾经发生。否认是保护个体免受他们无法应对的事情的影响。个体无意识地拒绝承认或接受某些事实、否定不愉快的事件,把它们当做没有发生过一样,似乎不承认不接受就不会痛苦。个体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我,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它帮助个体逐渐接受一些个体无法一次性承担的痛苦。
虽然否认可能可以让人暂时远离焦虑或痛苦,但这也需要个体投入大量的精力来使其发挥作用。
否定并不意味着是个体“有意识”地说谎,而是“无意识”地将现实与感受扭曲,个体可能真的认为“这不是真的”“这是不存在的”,当然也存在故意撒谎的情况。
否认是原始又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意志薄弱、知识结构单纯的人会经常不自觉是用这种方法。当拒绝得越多,与现实之间的连接也就越少,心理机能的运作就越困难。
退化(Regression):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像小孩的幼稚行为
当个体无法应对眼前的情况时,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幼稚行为,典型行为是“撒娇”“大哭”。个体放弃以学会的技能,例如沟通,反而采用比较幼稚的方式,例如甩赖等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退化行为可以使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受到像回到婴儿时期那种时刻依赖着别人、被保护着,而自己不用应付困难的“安全时期”。这种“安全时期”意味着放弃努力、不用应付困难、彻底逃离承认的责任,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
临床上歇斯底里和疑病症常见这种退行行为。但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极其需要的。
行动化(Acting out):丢东西、砸墙壁等,以极端的方式来消除焦虑
个体采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或焦虑。退化和行动化的区别:退化是以带有隐喻的方式作出小孩的行为,而行动化则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多用于发泄。
自残和吸毒等个体明确知道会危害自己身体健康的行为也是“行动化”的一种。
解离(Dissociation):暂时失去人格的完整性,突然失去对一个人的记忆、时间感
个体将自己从那些难以接受的事实中“抽离”或“去除”。这种防御机制常见于儿时受到心理创伤的个体上,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
投射(Projection):将没办法接受的思想举动投射到别人身上,以表示自己的行为思想合理
将个体的冲动、欲望、自我内在特征想象成某人身上的客观事实。投射使他人成为自己做错事时的“代罪羔羊”,使自己逃离原本应该面对的责任、逃离心理的不舒服。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人亲热、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自我允许了本我的冲动,与超我形成对立,为了逃避超我的指责,同时又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减轻罪恶感,得到解脱。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做出与自己真实想法截然不同的行为
反向作用也称为“矫枉过正”,由于个体过于担心自己的真实想法被他人发现,于是“无意识”做出过度的相反行为。本我的冲动被超我所压抑,自我认为这种冲动无法被现实接受,而将这种冲动用相反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以释放冲动、缓解焦虑。在精神分析理论当中,反向作用被认为是“强迫型防御机制”。
压抑(Repression):面对痛苦、创伤时,控制自己不思考、不想它,把痛苦压抑在潜意识中
压抑是各种心理防御机制里最基本的方法。个体将痛苦事件压抑至非常低的存在,以达到不唤起焦虑等痛苦情绪。但是这些记忆并不会凭空消失,例如:一个压抑童年被虐待回忆的人在成年后依然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压制”依旧存在于个体的意识当中。人类透过控制自己,不去消耗能量思考,减少了痛苦的频率和强度,从而将影响最小化。
潜抑(Suppression):把不接受的念头、情感、记忆、冲动下意识地隐藏到潜意识深处
潜抑指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潜抑到潜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性遗忘(不是否认事实),有时表现为口误笔误。这是不自觉地“选择性遗忘”,但是这些被隐藏的念头并不因此消失,它们依旧存在,甚至在某些时候无意识地影响个体的行为。
依据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说法:本我的欲望和冲动经常是违背超我的道德原则的。于是为了避免冲突的发生,自我经常将这种“不被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或感情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里。
转移(Displacement):将对某人的情绪、欲望、态度转移到别人身上
个体将对某对象的感受发泄在另一个比较安全的对象身上,个体将后者视为发泄对象、前者的替代物。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这些情绪、欲望、态度可能是因某些原因(如不符合社会规范、危险、不被自我意识允许)而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另一对象上,以减轻内心的焦虑。转移是升华的基础。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用看似合理的借口。解释难以接受的思想行为
丑化失败的动机,美化被满足的动机。个体无意识地用看似合理的解释来使自己那些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等可以被自我接受,以达到心理平衡。个体用合理的解释来掩饰自己,将窘境加以修饰,隐瞒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合理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维护个体的自尊。
合理化是通过制造合理的理由来“保护自己”。虽然这些理由往往不重要、不客观、甚至不合逻辑,但个体会用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说服自己,从而避免精神上的苦恼。
这是一般人最常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事实上,在人生中的许多挫折和困难里,我们除了面对错误并改正,更多的时候,我们对这种结果束手无策,短暂地使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内心的痛苦,无可厚非。
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绝望时是佛家。
幽默(Humour):面临困境或焦虑时,以开玩笑的方式来化解当事人的窘境
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表现(如笑话)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个有趣、贴切的故事: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个性格暴躁、经常骂人、唠叨不休的人。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和学生讨论一个问题时,妻子突然对苏格拉底破口大骂,随后将一盆水泼到苏格拉底身上,把他弄得全身湿透。在场的人都感到不知所措时,这时苏格拉底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幽默地说一句:“雷霆之后,必有暴雨”。
面对窘境时,比起直接反击、或原地打哭的心理防御机制,用幽默带过是较积极、成熟的表现。
补偿(Compensation):受挫或达不到目的时,改用其他成功领域来代偿自卑感
“补偿”一词首先出现于阿德勒的心理学中,他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使个体产生“追求卓越”的欲望。为了满足这种欲望,在无法达到“卓越”的情况下,个体会通过“补偿”的方式来弥足自身的不足。
升华(Sublimation):冲动或欲望无法排解时,不以负面方式,而是改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
“升华”这一词最早是弗洛伊德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食欲、性欲)转移到个体或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就是“升华”。升华是将一种本能的力量以一种非本能的方法发泄出来,比起行动化直接发泄自己内心的欲望,升华是一种很有建设型的防御机制,把冲动或挫折转化为有益世人的行为。
你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否成熟?
事实上,防御机制无好坏之分,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遭遇许多不安与困难,防御机制就是帮助我们不会被突如其来的挫折与压力立马击垮。虽然防御机制有成熟、不成熟之分,不过一个人偶尔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也并不代表他不成熟。每个人在面对不一样的事件时有不同的防御机制,这属于正常现象。只有在长期使用原始、较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时,才认为该个体较不成熟,甚至可能有病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