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背景下,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的经济运转息息相关,如何调控好三者中的矛盾,这是数千年来人们共同的课题,由此,一大批与之相关的文化便产生了。
汉朝之前,古代农民就已经学会研究大自然的规律来安排农耕生产,从而有效提高粮食产量。他们通过观察太阳等天体的运动规律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总结了一项伟大的发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为了方便记忆和传承,农民们为这些节气编了很多顺口溜一样的俗语,比如“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立冬来了,古人这句俗语到底啥意思?
一、立冬落雨会烂冬
大家都知道地球会一边围绕着太阳公转,一边自转,且自转一圈为一天,公转一圈即为一年。因为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所以不同时期,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也是不同的。
有时候近有时候远,离得近自然会热,这时候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会经历夏天,反之则会经历冬天。因此每当太阳黄经达到225°的时候,地球便会进入冬季,这一天我们称之为“立冬”。
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对于古代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这一天的意义是重大的。大家也都知道,古时候的人比较封建迷信,很多解释不了的事情都喜欢归结于怪力乱神。
因此农民们坚信,来年粮食的产量,与立冬这天的天象有很大关系,并总结到“立冬落雨会烂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冬这天是阴雨天,那么整个冬天都会烂掉。
因为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天,这一天下雨的话,就预示着整个冬天都会阴雨连绵。古时候的路大多是泥土路,一旦遇上阴雨天常常泥泞不堪,让人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给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从古至今种庄稼都讲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农民们忙碌了一年之后,要把粮食好好储藏起来以供冬天吃喝。
但小麦、玉米这些比较寻常的粮食对储藏环境也是有要求的,如果湿度太大可能很容易就发霉了,霉变的粮食就不能食用了,有中毒的风险。
所以如果冬天持续下雨,不仅路会烂掉,家里的粮食可能也会烂掉,这就是俗语说的“烂冬”。
二、吃得柴尽米粮空
现代化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机器,从播种、养护到收割都有专门的大型器械可以用,所以对人力的要求远没有以前那么高。
但在过去,种庄稼是一项实打实的力气活,所以家里的男丁越多,说明这家人劳动力越多,越让人羡慕。
然而如果立冬就开始下雨,那么路会很不好走,田里也下不去脚,家里有再多的劳动力也使不上劲儿。所以这时候全家老少就只好待在家,减少外出,只能靠着秋天打下的粮食维持生活。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种田的方法有时候并不科学,加上又没有化肥、农药能养护产品,所以粮食产量远不及现代,诗人陶渊明还曾写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样的感慨。
一到冬天,普通人家就得节衣缩食,盘算着怎么用仅有的粮食熬过去漫长的冬天,等到春夏再次收获的时候才能接上口粮。
在这样的背景下,因为吃光了粮食而不得不上街乞讨,甚至饿死冻死的人并不少见。另外,我国南北气候虽然差异较大,但大部分地区的冬季还是十分寒冷的。
尤其秦岭以北地区,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得烧柴、烧炭取暖,否则很难生活下去。有些农村地区,人们仍旧保留了烧散煤取暖的习惯。
可见柴火在古代也是过冬必不可少的储备之一,人吃不上饭会出问题,取不了暖也会出问题。而古代寻常家庭取暖还是依赖干柴多一些,像木炭虽然用起来方便但毕竟价格昂贵,且冬天消耗量巨大,一般人是消费不起的。
一旦冬季的阴雨天比较多,那么农民们不仅出门会很难,想找到些干柴更不容易,因为冬天的阳光本来就没有夏天那么热烈,像树枝野草等被雨水打湿后很不容易晒干。
所以每逢这样的“烂冬”,家家户户只得坐吃山空,冬天过后家里的柴火、粮食基本所剩无几。
结语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这句话读来顺口有趣,但其实表达的道理非常现实,不过这句话也有不科学的地方。
气候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但肯定不能仅以立冬这一天作为评判的标准。今年的立冬在11月7日,大家不妨依据这句俗语预测一下,今年会出现“烂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