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发生在湖北宜昌的街道上,但也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的街道上。
要知道,不配为人父母的图景实在太多,而这只是最寻常不过的一幕而已。
不得不承认,回到舆论的场域里,即便再怎么老生常谈的话题,依然能掀起千层巨浪。
然而正义的归正义,回到真实的世界里,有些孩子注定命运灰暗。
有时候,舆论的拷问是一回事儿,真实的处置又是一回事儿。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国内的父母打骂孩子,一直都被默许化,只要不出人命和伤残,貌似都是家事层面,毕竟大人打骂孩子没有绝对恶意,所以警察来了也没法管。
甚至,铺开来看,有太多人都可能是在打骂中长大的,这导致打骂的消极影响再次被稀释一通。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从舆论的持续围观中,我们还是看出些许变化,起码有不少父母真正开始反思子女教育的问题。
说实话,如果仅从行车记录仪视角看待“孩子不慎跌落电动车却被家长踹倒”的事情,直接的反馈当然是家长不对,可谁又会关心他(她)们之前发生过什么,所处的家庭又是怎样的格局?
说实话,这些相对严谨的验证,别说是舆论懒得去管,就连媒体也并不会在意,这导致在看待“孩子不慎跌落电动车却被家长踹倒”的事情上,舆论完全陷入看图说话的序列。
说到底,作为当事家长不见得不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有些家长真的不会爱孩子。
所以,先别着急谈论配不配为父母的问题,而是要搞清楚,明明是都懂的道理下,为何总有一些家长热衷拿孩子出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无论是当事家长,还是有过类似打骂孩子行为的家长。
真正的撒气点可能都并非孩子的错误本身,绝大多数时候,都可能源于生活维艰和人生挫折,而这或许才是我们需要直面的真相。
要清楚,相比舆论的愤怒,可能当事家长此时更为愧疚于心。我们只有相信或承认这个事实,或许才能更为慈悲地看待这件事情。
很多时候,“道德的鲜明”和“法理的确切”只是可以解决眼前的是非,真正回到具体的是非中,它们似乎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就如一些“道德家”所强调的“社会性死亡”和“法理家”所推崇的“法理介入”,看起来真是有模有样。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就以当前的社会保障秩序来讲,真要是把当事家长“置于死地”,对于“被踹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伤害,起码比被踹本身伤害更大。
于此,不要以为看起来是正确的,就以为是正确的,在亲缘的世界里,更需要的是弥合和宽容,要不然总把正确性提到无比高尚的位置,才是令人可怕的逻辑。
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确实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打骂已经超出管教的范畴,该上纲上线的对待还是不能手软。
另外,有关教育的本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里讲得比较清楚:“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自由生成”,而不是灌输和压迫。
可惜的是,在我们的亲子管教里,从来都弥漫着无休止的控制欲。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后还能保持跟父母“正常对话”,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少见的。当然我们所强调的“正常对话”并非指基本的日常交流,而是指彼此将对方当朋友一样进行灵魂性的倾诉。
说到底,这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压根儿不再想去沟通,起码对孩子而言是这样的。
这导致,国人的亲子关系异常微妙,明明都在乎对方,就是不能好好的说话。就以“孩子不慎跌落电动车却被家长踹倒”这件事情而言,不见得家长就真的不爱孩子。
而是觉得孩子不应该跌落电动车,于是“明明很爱”却因行为的不当导致“看起来心狠手辣”。
要承认“烂父母”也是父母,虽然有时候会出现“虎毒食子”的极端之例,但是,相较“虎毒不食子”的存在,可能总有我们窥探不到的难言之隐存在。
我们所处的世界,极力在维持积极的秩序,但是在市井的犄角旮旯里,却潜藏着太多非典型是非,而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若干年后,如果“被踹的孩子”还能记得住这件事情,可能更多的存在感也就是笑谈,所谓的“残酷人生”,并非指的是九死一生,而是指那些曾经伤害我们的行为,可能在未来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只是发生的那一刻难以释怀而已。
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去放大“孩子不慎跌落电动车却被家长踹倒”这件事情,起码从保护孩子的层面看,这是基本的德行。
而作为更多的公共反思来讲,我们其实需要直面的是教育最核心的症结问题,比如如何避免让孩子成为家长的工具,比如如何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之爱。
比如我们能不能放下应试的尺度,让孩子真正抵达自己的归所,如此种种,或许才是最该被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