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空间 · 2009年12月21号 0

婚姻思考:“门当户对”的道理

虽然是简单的一个词,认真回想下历史的婚姻状况,发现这真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总结出来的。又简单考证了“门当户对”的原意:“门当”与“户对”最初是指古代大门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门当原本是指在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户对则是指位于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雕砖,由于这种木雕或砖雕位于门户之上,且为双数,有的是一对两个,有的是两对四个,所以称为户对。 用木头雕刻的户对位于门楣上方,一般为短圆柱形,每根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而用砖雕刻而成的户对则位于门楣两侧,上面大多刻有以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 根据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所以,门当、户对常常被同呼并称。又因为门当、户对上往往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且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又标志着宅第主人家财势的大小,所以,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还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 所以,门当户对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一个成语,在今天,反而被人忽略了其原来的意思。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
我想他两家也就算~了,一说去,自然成的;谁知他这会子来了,说不中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时候要求的结婚双方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当,发展到新一代对婚姻要求双方“学识、品味”(学识、品味:此处并非是专指大中专文凭,而是在相当学历下两人的共同话题或互补的共同话题。)也要相当。当然,现在不少新时代年轻人在不断接受新思想的基础上,逐步摈弃了古时候落后的“政治、经济地位”相当的错误思想;勇敢而大无畏的“闪婚”,觉得门当户对是封建、落后思想,真的是这样吗?“存在即合理”,老祖宗既然给我们总结出来了,我们要去粗取精,学会在新环境下来理解者四个字的含义。几千年来经过无数案例沉淀下来的结论,轻易是不会错的,就看个人的理解,对问题的认知程度了。
其实老祖宗已经给我们想好了,古时候的“门当”,才能“户对”,只有“政治、经济地位”旗鼓相当的两家,婚姻双方的学识、品味才能在一个层面上相对接近,古时候恋爱当然不会像现在这么开放,男女大多都要包办,双方很可能连面都没有见过,在这种情况下,门当户对是最大限度的让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的学识、品味尽可能的接近。
当然,我不能说老祖宗愚昧无知,在主要以“活”为目的的社会,老祖宗对双方首要考虑的当然是经济能力,如果两个都是穷光蛋,活都活不下来,结婚也就没有意义了。一个皇亲国戚的女同志,一般是不会随便下嫁到农村去种地的(当然也有极少数)。首先,我们来假设一下,一个皇家的女同志,到农村的地里会种地吗?会插秧吗?会在田间地头开粗俗的荤段子玩笑吗?显然不会。其次,一个庄稼汉会玩琴棋书画吗?会捣鼓诗词歌赋吗?做为在以“活”为目的的底层社会,显然不会玩这些东西。婚姻双方的学识、品味根本没有交叉点,如何能幸福呢!当然,有钱的姑娘或小伙子可以抛开金钱于不顾,毅然投入到穷光蛋的Ta的怀中,不怕,我们至少一家可以让我们活下去;所以,不管你再穷,琴棋书画诗酒花你最少得有一样跟我交叉,这样来说咱以后过的就有意思了。从这点来看,老祖宗太远见了,总结出门当户对大有裨益的理论来供我们后代参考。从效果来看,这套简单而深刻的理论是很实用的。从古至今,门当户对的婚姻比比皆是。
现在的“闪婚族”作为新社会的时尚,也日益扩大。私下分析以为,闪婚主要闪的是感觉,其次是政治经济地位,最后是学识品味[wrb1] 。因为感觉来的最快;其次是政治经济地位最容易了解;但学识、品味却最难发掘;学识、品味是以后漫长日子中两人赖以生活的共同点,没有这个共同点的婚姻,可以长久吗?
当然,在现代婚姻中完全把政治经济地位放到第一位是完全有悖自由婚姻宗旨的。更多的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来发掘双方的生活共同点,可以在漫长生活中相互扶持、相互进步。毕竟是要考虑经济基础的,现代人已不满足于“活”了,还要更好的活,经济作为地基,多少是要有的。
2009.12.22 01:13 于1705


[wrb1]闪婚分三类:感情冲动型;心灵空虚型;利益速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