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 2009年11月18号 0

越调 简介

【简要描述】
  越调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的南部、东部,以及湖北省的西北地区、陕西省的东南部分、安徽省西北的一部分、山西省的东南和河北省的南部的部分地区。越调的主奏乐器是坠胡。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在1942年时,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仍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
【越调历史】
  
  有关于越调的起源,流传有多种,其说法不一。其中之一据说越调原本被称为”月调”,乃系中国古代戏曲的一般地方剧种所共同拥有的”平、背、侧、月”的四种调门之一。根据现存的资料考察,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越调已经在南阳一带地方广泛地流行开来。尤其在南阳一带,他的民歌小曲”四股弦”专门采用月调来进行演唱,之后漫漫地演变为专门的戏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越调”,究其根源,其实际上是由南阳梆子的一种变体演化而来。最早的时候的唱腔原先是曲牌格式体制的,后来由于受到梆子等戏种的影响,在演出的剧目上逐渐正规化,其具体形式随着由”正庄戏”(也即袍带戏)到”外庄戏”(大多为民间生活戏)的过程而发展变化。越调的表演开始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乐队也由以唢呐、竹笛为主过渡到以四弦乐器为主。
  越调在清朝末年发展到了它的兴盛时期,其在河南西南部地区出现了很多专业班社。其中较早的有同治四年(1865)前后的西峡三泰班、同治十三年(1874)前后的淅川六房科清平班、光绪三年(1877)前后的内乡、淅川(杨营)永和班等。除了在河南本省的发展外,有的班社还向外传播远到外省市去演出,例如湖北郧阳柳林陂罗公庙舞楼上,就保存有”光绪三年二月内、阳二邑(杨营)永和班月吊(越调)在此一乐也”的戏班题壁。根据当地的老艺人们的追述,据说在当时,仅汝州、宝丰、郏县就有一百多个越调班社,在邓县也有几十个科班。在辛亥革命时期,越调也有很大的发展,那时演出的剧本《火烧梅伯》、《赵公明归天》、《三仙妹》等戏还采用唢呐作为伴奏乐器。1917年,南阳大越调班子还曾经到过开封老羊市戏院演出。此后,著名的越调班社计有邓县老越调班、长葛县长庆班、舞阳大越调班、许昌一道辙班、襄城石行班与七班、禹州马车厂班、新郑县四街戏班等。在此期间,以舞阳班的老桂红为首的一批女演员开始登上越调舞台。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地区的职业班社逐渐减少,越调的传播也受到限制,到解放前夕,保留下来的专业班社已经寥寥无几了。
  
  新中国建国以后,于1959年举行了河南省越调会演,汇集了全国上下十六个专业越调剧团,共有一千多名越调工作者会师许昌,是越调界空前的盛会。1962年统计越调传统剧目有五百六十多个,分为”正庄戏”、”外庄戏”两类。其中”正庄戏”是取材于历史类演义小说,它的体裁唱少白多,词句语意较深。剧中的人物以”外八角”(男性角色)为主。而”外庄戏”则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公案故事。并且剧中的人物角色多以”内八角”为主。过去经常表演的剧目有《踢狮子》、《秦琼卖马》、《金蹬救主》、《快活林》、《文王吃子》、《跑马跳坑》等老十八本,以及《一捧雪》、《十王宫》、《乌江岸》、《两狼山》、《乳石关》、《关公小出身》等小十八本。除此之外还有象《打铁》、《卖豆腐》、《挫柱》、《三哭殿》、《摸楼》、《官三怕》、《民三怕》、《送灯》等小戏。在1966年以后大部分越调的剧团逐渐解散,于1976年之后才逐渐恢复。现今河南省有专业越调剧团十三个。
【艺术特色】
  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
  上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又称豫西越调、南阳越调、大越调,是越调的母调。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有秦腔的元素,人们认为这是“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的”西梆”——秦腔东渐的结果。南阳越调仍保留花腔,有假嗓甩腔,主弦为象鼻四弦,定E调。男演员较多。象鼻四弦音乐明亮而华丽,有勾音、垫指、靠弦等多种指法。四根弦的定弦为:第一、三弦定d2,第二、四弦定a2。
  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常用短杆坠子(经过特殊改造的坠胡)作为主奏乐器,有的剧团定F调。女演员较多。代表人物为大名鼎鼎的张秀卿、申凤梅、毛爱莲等等。
  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南阳越调比较相似。人们也称其为“湖北越调”,以区别于流行于河南境内的“河南越调”。
  越调的唱腔形式最初为曲牌体,清代中叶以后逐渐变为板脸体。其调式也相应地主要用宫调式,一般只在插曲性质的曲牌调子中偶尔采用其他调式来演奏。越调的唱腔优雅纯朴,其板式有诸如慢板、导板、铜器调、赞字、哭腔、流水、飞板、紧打慢唱等,同时具备有慢、中、快、散等多种节拍形式。此外还有吹腔和杂调等形式,例如〔牙牙哟〕、〔娃娃腔〕、〔一串铃〕、〔小放牛〕、〔点绛唇〕、〔潼关调〕、〔阴风歌〕、〔探亲家〕、〔梅花酒〕、〔神童令〕、〔十三哼〕等。
  越调所采用的调高一般为1=E或1=F,唱腔则由上下句形式构成,上句一般大都停在调式的主音以外的其他各音上,而下句则一般停于调式的主音上。越调的唱词一般以七字、十字为主。它的句法结构有起眼落板、起板落板、起眼落眼、起板落眼等多种形式。
  越调的伴奏乐器在文场一般以象鼻四弦为主,后于20世纪初逐渐改造成短杆形式,音弦的定调也随之发生改变,此外再搭配上弹弦乐器月琴,就构成越调伴奏的”三大件”。除此之外的伴奏乐器还有诸如竹笛、三弦、唢呐、笙等。发展到建国以后又增加了二胡、中胡、中阮、古筝、琵琶、大提琴等。越调的武场伴奏则一般以鼓板、手镲、大锣、小锣为主,再配上堂鼓、低音锣,后来又逐渐增加进许多种色彩性、效果性的打击乐器,使其工富有表现力。
  越调在唱词上,其原有的传统戏结构十分严密,唱词少,道白多,语句相对比较文雅深奥,在唱调上也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演唱。现代剧中大都是根据说唱的故事和小说新编的剧目,唱词多,道白少,通俗易懂。越调在唱腔曲牌上一向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调口的说法。越调在演唱的时候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早在清朝末年曾经盛行的句尾拖腔的形式,以假嗓八度上挑的唱法,现今已经极少被使用。净行的演唱的活动音区要比其他对应的行当高五度,所以大多采用假嗓演唱。因为越调的各行当在清代时都是男演员,因此比较容易采用同宫同腔的方式。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女演员的登台唱戏以后,越调逐渐采用了男女同宫异腔的方法。
  越调的器乐的曲牌发展至今大约共有二百多首,分为笛牌和弦牌两种。笛牌有诸如〔小桃红〕、〔折桂令〕、〔雁儿落〕、〔红绣鞋〕、〔沽美酒〕、〔收江南〕、〔上小楼〕、〔寄生草〕等。而弦牌则大多来自于民间乐曲,有象〔大开门〕、〔闷葫芦〕、〔小开门〕、〔双叠翠〕、〔苦中乐〕、〔自由花〕、〔上天梯〕、〔扫地歌〕等。
  越调中的赵调在其表演技巧上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如贾狗娃(假得酥)饰演大净角色能七窍出血,樊书运饰演周瑜时能咬牙作响,杜天云拌演赵公明能做到口出獠牙,刘金钟饰演李俊时还能变脸作色等。
  越调的脚色行当齐全,包括大红脸、二红脸、文生、武生、大净、二毛、三花脸、正旦、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几种,每个行当都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滋生出了申凤梅和毛爱莲为代表的一些著名表演流派。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之说。
  九腔:前五腔分别叫一腔、二腔、三腔、四腔、五腔,都属于[慢板]。从第六腔始转[流水]。但也可以从第二腔或第三腔或第四腔转[流水]。第六腔称彩腔。第七腔称吹腔,属于曲版体。第八腔称昆腔。第九腔称哭腔,速度较快。
  十八调:十字头、乱弹、铜器调、披甲调、拉马调、潼关调、打揪调、打铁调、四河调、定杠调、玩猴调、二簧调、清戏调、罗戏调、银纽丝、拖着调、吓唬调等。(这里有十七个调,另一个本人也不清楚,真是不好意思)。
  越调的音乐体系有两类:曲牌体音乐和板腔体音乐。
  曲牌体音乐源于南北词曲、杂曲等地方音乐。又有弦乐曲牌、唢呐曲牌等的分别。
  板腔体音乐有:1.慢板类。这是越调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系。有[大慢板]、[阴四板]、[二八板](如《诸葛亮吊孝》中“小乔坐府”一折“九月重阳菊花黄”的过门,再比如《掉印》中“绣花屏”一折“风和日暖艳阳天”的过门)、[高四腔](多用于黑头、花腔等)等。这一类字少腔多,一板三眼,多表达哀怨、感伤、思恋、哀叹等情感。
  2.流水类。这是越调音乐创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有[慢流水]、[苦流水]、[连头流水]、[对口流水]、[上口流水]、[紧头流水]等。
  3.铜器调类。使用这样的音乐时,过门时打击铜器,过门多,说唱性强。上下句,每两句打击一次铜器。其派生调有:[十字头](每句十个字,三三四结构,最为著名是就是“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乱弹](每句一般七个字,二二三结构,比如“满天乌云风吹散”“灵前故友祭忠魂”“日落西山还转东,我们杨家保国代代忠”)。毛爱莲很多唱腔就是用的[乱弹],但“句句是[乱弹],句句不重音”;要快就快,要慢就慢,要高就高,要低就低,要强就强,要弱就弱。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越调乱弹戏。
  4.垛子类,也叫攒子类。主要板式是垛子,顶板唱。字少腔多,字句灵活,可加衬字。主要用于叙事、指责、争辩、哀伤、痛苦地申诉等情节中。“张口板合口眼”,唱到板上叫顶板唱,即是垛子,唱到眼上即是乱弹。垛子类的派生板式有[花垛子](比如《舌战群儒》“莫道这长江水风急浪又猛”)、[叠句垛子](比如《刘金定下南唐》中“坐山”一折)等。
  5.散板类。有[非板](节奏自由,可以独立)、[滚板]、[倒板](是一段唱腔的引子,比如《舌战群儒》中“乘长风下江东连天涛涌”。其派生板式称[软倒板],多由旦角演唱,比如《杨门女将》中“风潇潇雾漫漫星光惨淡”)、[大起板]、[叫板](多在幕后唱,比如《斩杨景》中“日落西山还转东”的前奏“女儿们,随娘来呀”)等等
  6.哭腔。有板无眼,紧打慢唱,唱腔自由。
  7.过板。第一句不独立存在,打击乐器奏出如上梯一般,所以又叫[上天梯],比如《扒瓜园》“老头子给队里来种瓜”。
  8.黑夹调。
  9.碰板儿,又称拉马调。顶板唱,多用于抒情、对唱的时候。
  10.碰花垛。由碰板和花垛子结合而成,多用于抒情、缓慢情绪的表达等时候。比如《尽瘁祈山》中“孔明祭灯”一折。
【越调现状】
  越调生动地反映了中原一带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史和艺术史研究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越调举步维艰,每况愈下,过去那种”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的喜人景象早已风光不再。现在河南全省只剩下河南省越调剧团和许昌市越调剧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资金缺乏,新剧目产生困难,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当务之急是加大政策扶植的力度,调动各种力量对之进行抢救和保护,首要任务则是对老艺人的绝活儿进行抢救性挖掘。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越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2月18日,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何全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调传承人。
【越调历史】
  越调历史简述越调,其历史文献缺乏资料,生于誉清末民初的南阳人张嘉谋在校注《南阳府志》时,引用吴梅村《绥寇纪略》中的一段话,“兵未起时,中州诸王府造弦索,渐流江南,其音繁促凄紧,听之哀伤,士大夫雅尚之。”张嘉谋批注道,盖今所传越调、南阳调者,亦起于是时云。明崇祯十五年(1642)傅一臣所作《苏门啸》杂剧集卷二《卖情扎囤》第三折《阻约》中,有:我你总是越调,不比昆腔。可见明代确有越调在,但这个越调是不是现在的越调,还无法确知。乾隆年间开始由曲牌体像板腔体转化。民间“一清二啰三越调,梆子花鼓,梁山调”道出此时河南流行的剧种,前三大剧种中的清戏,啰戏都消亡了,只有越调坚持了下来。清中叶已有越调班社演唱,乾隆年间,禹县县衙门及车马行会就组织越调班,同治年间镇平县,光绪年间内乡县都有越调班社存在,清末时河南南阳以及襄城县、郏县、许昌、新郑、密县、荥阳,越调班社达一百多个。在广大农村还有木偶皮影越调班,不少越调演员就是唱皮影木偶出身。乾隆年间有名角王庆和(红脸)清末有名艺人吴春城(艺名真得酥),陈小金(人称戏子王)。有老十八本和小十八本之说,以后剧目越来越多,又有正装戏外装戏之分,外装戏在清末就代替了正装戏。不知正装戏现在还有剧本曲谱流传没有了。这时期的越调还是高台演唱时期,显出兴旺之势,剧本多为艺人集体创作,口碑相传,袍带戏、历史戏居多。各剧种竞争激烈,都努力吸收杂技武术表演,筱金钩即身怀绝技。
  民国成立以后,越调进一步发展壮大,开始尝试向城市发展。民国四年(1915)新郑县越调演员和尚娃到郑州平阳里搭席棚栅暂作戏园,同年开封巨商李某从上海购置行头,于舞阳县请越调班演出,民国六年一月,南阳公议社越调班进入开封,先在北羊市演出,引起轰动,又在开封最好的戏院丰乐园演出,售票单价超过豫剧,对筱金钩,罗金章评价很高,豫言报评价筱金钩“人以梅兰芳目之,实非过誉之言”。三十年代以后,大多数越调班在农村,大都在内乡县许昌县舞阳县南召县邓县等河南西南部。主要有关公挑袍,白木店,战马超,霸王别姬,赵公明下山,马二虎请神婆,撕裹脚,三怕老婆等剧目,不知今日可有流传,这一时期,张秀卿,李桂红,魏大妞,赵富兰等女演员开始登上舞台,《申凤梅》一书写的老桂红不知是否此人。抗日时期,越调也转入低谷,艺人流离失所,新郑县著名越调红生姜文斌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饿死于战乱灾荒之中。七七事变后不久,各个剧种都演出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剧目,越调也不例外。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邓县,帮助史道玉成立越调剧团。同年,申凤梅申秀梅姐妹所在越调班在郾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随军演出。1950年前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毛爱莲等组织了红光剧社。1950年,流动在太康境内的一班四股弦来睢演出,经县委县政府审查,同意接收,定名民声剧团,演职员34人。周口团从50年代就建立起了编导制,非常先进。编导闵彬,罗云等,唱腔设计吴国英,陈家训都为剧团建设做了贡献。李玉花老师领导的团体1953年改为睢县文艺二团。1955年再次更名睢县越调剧团,成为国营剧团。50年代初,周口团已经行当齐全,张秀卿何金堂(须生),李金山(花脸),李玉华(旦),张秀兰(文武小生),邱秀玲(老旦)。张秀卿生旦净丑无所不能,铡美案中演秦香莲,包拯,王延龄三个角色,各具风采,令同行叹服。其主演十五贯,烈火扬州,李玉华张秀兰主演李双喜借粮,张庭秀私访享有很高声誉。
  1953-1955年上半年,张桂兰带领后来的郑州团人员在西安演出,主演的牛郎织女曾连演40多场,观众排长队购票,剧团在西安兴建了自己的大众剧院,可见实力之雄厚。1955年民间职业剧团进行普查登记,在原有基础上,河南省先后成立郑州市越调剧团,商丘专区越调剧团(后调归周口地区),许昌地区越调剧团,邓县越调剧团等十六个职业团体。越调这个古老剧种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流行地区空前广大。越调跻身于河南省三大剧种。50年代末何全志,陈静,李金英,田发根等几位艺术家受到瞩目。此时张秀卿大师在周口地区越调剧团开始尝试排现代戏,是创造性的尝试,也是越调现代戏演出的开端。她塑造了《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中的赵母,《人往高处走》中的玉梅母,《兄弟俩》中的大嫂等形象。其1960年患脑溢血去世,越调严重受损,从此进入申凤梅,毛爱莲时代。1957年8月睢县团参加首届省戏曲汇演,主要演员李玉花获二等演员奖,高林卿获三等演员奖,白崇亮获音乐一等奖,白受到周扬部长的亲切接见。李高排演敢干的姑娘获地区汇演二等演出奖。
  1959年在许昌举行了越调剧种汇演,郑州团演出刘金定下南唐,获集体奖。睢县团演出佘太君挂帅获二等集体演出奖。同年七月睢县团在南京新联剧场演出一个多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该团全盛时期,上演剧目一百多个。现代戏有中秋之夜,冬去春来,红色的种子,野火春风斗古城,赵一曼等二十余个。1960年5月,许昌地委抽调项城县越调1,2团和周口团的部分演员组成许昌团。有毛爱莲(旦),李明玉(红脸)(曾演张春阳),郭自有,梁金(曾演胡吉祥),申秀梅(须生),孙德(生),刘秀荣(老旦)等演员。1962年河南省文化局决定,由郑州市,南阳和许昌专区负责越调传统剧目的挖掘工作,郑州市负责搜集越调音乐,计划1962年当年出版,豫剧7集曲剧4集越调5集其他剧种5集,每集35万字.后来似乎未曾按计划进行,只知道1962年河南传统剧目汇编出了越调1,2集,27个剧目,远远达不到70万字。另有河南地方戏曲汇编,不知越调有多少。
  1963年,申凤梅率团进京演出收姜维,诸葛亮吊孝,哭殿和现代戏掩护等剧,受周总理接见及夸赞。同年拜马连良为师,为河南戏曲界争了光,为越调争了光,是越调历史上的大事。同年,郑州团到山西省演出,所演三审刘玉娘,李天保吊孝由山西电视台进行实况转播。另外越调剧种自身的完善也有重大成果,越调传统【慢板】原来不能自行收腔,必须转入【流水板】融合成为一体。现在则有了独立的收腔形式,并且还可以转入【流水板】以外的板式,还将【拉马调】和【流水板】融合为新的【碰板】。还借鉴京剧【摇板】创立了【紧拉慢唱】,这都是申凤梅大师的首创,在两吊一收及其他剧目多次运用,您看《收姜维》四处摆下天罗地网那四句多像京剧。
  1964年组织进行现代戏演出,越调再一次显出强大的生命力,郑州团开始以演现代戏为主,1965年中南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举行,河南十一个剧目参加演出,《游乡》《扒瓜园》《斗书场》被推荐赴北京汇报演出,三个有两个是越调.1966年,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委员会吧河南的人欢马叫,李双双,朝阳沟,游乡,红管家,好媳妇,买箩筐,扒瓜园,斗书场,夫妻俩想全国推荐,十一个剧目,三个剧种,越调占四个,显示了古老剧种的新气象。越调艺术家申凤梅,毛爱莲,李明玉,何全志等表现了高超的现代戏表演技能。同年3月,由方玉兰,刘琳,金英演出的现代戏六盘山在徐州28天连演35场。买箩筐夫妻俩扒瓜园被拍成电影,成果巨大。同年,河南省号召全省学习焦裕禄,睢县团1966年二月自编自演大型现代戏焦裕禄,轰动一时,二次赴南京演出。先在燕子矶以每日两场打开局面,后再秦淮剧场,浦口,下关等地演出。十天的戏票,三小时售完,连演三个多月没有改过戏目。新华日报发表文章热情称赞。南京演出结束后,赴盽埠演出。这时上路越调比较活跃,南阳大越调还是默默无闻。我觉得这期间申凤梅陈静何全志等艺术家合作的洪湖赤卫队,蝶恋花,苦菜花等具有很高的艺术质量,可惜我资质低,不能完全领悟,表达出来。希望有人好好分析分析,把申凤梅大师除诸葛亮以外的另一些角色的潜在的巨大的艺术价值挖掘出来,大师如果只被称为活诸葛,正显出我们所有申派戏迷的无能和目光短浅。
  正在越调大步前进之时,历史给我们开了个玩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越调陷于灾难之中。越调剧团被撤销,人员被下放,论坛有个关于强迫越调艺人改唱豫剧的帖子,不知是不是这个时期的。1971年郑州团被撤销,人员并入周口团,1979年6月才得以恢复。睢县团烧掉价值三万多元的戏装。1968年并入睢县豫剧团。据河南省革委文化局豫革文发字(78)第91号文件记载,文革前越调和曲剧的专业团体分别为13,35个,文革以后,只剩下分别4,24个,和曲剧相比,越调本不厚的底子几乎殆尽,文件还说“1958年郑州会议召开,毛主席,周总理,叶副主席,邓副主席(注:应该是叶剑英和邓小平)观看过项城县越调剧团演出的《收姜维》,毛主席还说:“把诸葛亮演活了。””这是我以前不曾听说过的,和周总理的夸奖相似。1968年赵俊峰任项城县第一书记,强令把该团砍掉,说:老艺人是不拿枪的敌人。越调遭受严重打击,而相比之下豫剧曲剧则幸运多了,例如崔兰田大师所在的安阳市豫剧团几乎没受影响很小,文革后一度为最强团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越调逐渐恢复了11个职业团体,郑州团和周口团合并其间,排演了杨门女将等好戏(绝对的好戏,可惜影响太小了),77年的收姜维录音中赵云的扮演着杜世杰老师,在杨门女将中扮演寇准,以及77年收姜维中魏延的扮演着,似乎都是郑州团的。1979年元月,睢县越调剧团正式恢复,演出火焚绣楼,花庭会。1982年由河南电视台拍成电视,河南广播电台录了音。1978年周口团恢复传统剧目的演出。1980年两吊被拍成电影艺术片,1981年,收姜维被拍成电影,1982年,白奶奶醉酒被拍成电影,新编历史戏明镜记进京演出。姚雪垠赠申凤梅诗云:当今饰演诸葛亮,观众争夸一凤梅。春暖中原盼好戏,京华满载盛名归。诗后有云:河南省周口地区越调剧团今春来京演出,颇享美誉,申凤梅同志以饰演诸葛亮驰名艺坛,此次来京更加炉火纯青,闻日内将返豫,今吟七绝一首,奉呈凤梅同志,以留念。姚雪垠 1982年2月上旬—此诗以前不曾见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杜朝阳,马兰,刘艳丽,李娟等崭露头角。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越调同兄弟剧种一样,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辉煌不再。1995年,申凤梅大师最后一次进京演出。同年7月20日,一代越调宗师申凤梅与世长辞,越调又一次受到严重打击。
  祝愿毛爱莲,李玉花等等越调老艺术家身体康健,愿《老子三叹》,《无佞府》演出成功,愿越调走向辉煌!
  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以及赵钱孙大哥提供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