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 2022年11月8号 0

王德峰:阳明心学何以成为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出路?

在现代化道路上跋涉许久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回归古人的思想,学习如何依靠古典哲学安顿内心了。一个明显的表征是,国学复苏。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以易中天讲史学为始,后来又有于丹讲先秦哲学,从《论语》一直讲到庄子。许多研究国学的人文学者成了明星。这意味着,我们这个民族终于意识到,自然科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成果,心学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在王阳明那里,“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阳明心学如何能够解决当代人的困惑?

今年9月,复旦大学EMBA移动课堂特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被学生称为“哲学王子”的王德峰为大家分享“阳明心学”,让企业家获得关于人生智慧的启示。以下为根据讲座速记整理的内容。

王德峰:阳明心学何以成为

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出路?

中国哲学,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出路

思想从来都是旧的,只有思潮和观点是新的。智慧不是自己生长出来的,而是对古典思想的传承。公元前5世纪,世界上有四个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打开了四种思想和智慧的境界:一个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提供了孔子和老子;一个是古希腊,提供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差不多同时,古代印度提供了释迦牟尼;古代以色列也在这段时间提供了犹太教最初的一批先知人物,他们共同打开了东方犹太思想的境界。人类的思想和智慧就是这四种境界。

这个时代被称作“轴心时代”。轴心时代以后的历史告诉我们,一种重要文明在它的历史展开过程中,每逢危机,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总是不得不重返古代智慧,重回轴心时代,被某种古代智慧重新点燃火焰。

今天的人是不可能自己长出智慧的。为什么?我们身处其中的当代文明已经高度复杂和精致化了,充满知识和技巧。这种复杂的文明,离智慧最为遥远。但当我们面临命运的抉择,知识帮不了我们。知识之外,我们也需要对命运的领会和对真理的感悟。所以,我建议各位EMBA学生读一点中国古代的人文经典。

仁,不是头脑问题,而是一种生命情感

什么是“心学”?我们讲的心学是中国的哲学。

孟子所讲的“心”,指的是人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仁”,但孔子没有进一步阐发“仁”的根据在哪里。是孟子阐发了,他认为,仁就根源于我们的心,人本来就有善端,所以孟子说,人性本善。

但另一位古代思想家荀子则说“人性本恶”。性善论与性恶论,争论了几千年。但不要以为他们的争论是没完没了的,这两种观点其实不在一个层面上。荀子说的“人性”是人动物性、自然性的一面,用英文说是“human nature”。而孟子讲的不是自然性和动物性,而是human ethics,是人之本质。这个本质,是包含人的社会性的。

人心和动物心是有差别的,人心有无限的一面,也有有限的一面。人对周遭事物形成经验和知识,这是有限的一面。人心无限的一面在于,我们还有超出现实的一面。比如,人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人的规划却是无限的,人并不是只生活在当下。动物有了安全、食物和健康,就会很开心。但人不一样,保证这三样东西,照样是烦恼不断。比如,我是讲师的时候,就想评上副教授,评上副教授呢?后面还有教授和博导。这就是人的无限心。

在商界、政界也是一样,人都是有无限心的。正因于此,我们才必须面临如何安顿无限心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哲学的主题就是人生。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它们认为,解决人生问题是以知识和理性为前提的。中国哲学不是这样,它只考虑人生问题,知识问题是不予考虑的。

中国的心学,萌芽于孔子,开端于孟子,迷失于魏晋,重起于禅宗。由于禅宗起来了,孟子的心学就又得到了继承。禅宗是佛学的中国化,禅宗当中最重要的一位祖师是慧能。慧能的学说,就是佛教中的心学。禅宗为宋明新儒学做了准备。禅宗的大纲,有16个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王阳明,完全可以将他称为儒家中的慧能。通过禅宗的启发,他把孟子的心学又往上提了一层,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这个“心”。

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去探究这个“心”的问题?“心”对这个社会,对社会的每一个人太重要了。举一个例子,我有一段时间经常收看《法制天地》,里面大量案子都是父母和子女对簿公堂。我心里想的是,这些儿女难道不知道孝亲之理吗?一定知道,但光知道这个有用吗?没用。心不安,这不是一个头脑的问题,不是算计,而是一种生命情感。仁也不是一个理性的概念,而是生命情感的真相。人如果失去了生命情感,这个社会就太可怕了。

我们学习儒家的学问,这是最根本的一条。没有这一点,我们不可能懂儒家,更不可能懂阳明心学。

天理与良知

整个阳明心学的体系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先说心即理。王阳明主张,天理不是高高在上的僵死的教条,而是人心中的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天理不必到心外去求,是我们本心具备。心外的理,不叫理,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理”。很多时候,知识在生命情感中是假的,不是本真的东西。比如,叫我借钱赌博,我的生命情感本身就不能接受,这就叫心即理。天理不在人心之外,是我们本心具备的。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接下来看第二个命题,知行合一。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行合一”是把“知”理解为认知,把“行”理解为实践,这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有人主张先知后行,有人主张先行后知。王阳明认为,所有这些观点都错了。“知”和“行”本来就是分不开的,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这个“知”也不是知识,而是良知,良知不是学而能的,是人人都具备的。

那么,什么是真的“知”?不是知道而已,而是发自本心地想要追逐,比如,一个人看到一个美好的女子,心向往之,但同时想想算了,不可能,这不是真爱。如果是真爱,一定会追求。追求就是行动,是把理想状态融为一体。真知就是良知,是本真的生命情感,一旦起来了,行动就该开始了。

再来讲讲“致良知”,这里的“致”是动词。良知不能空谈,而是从做事当中来。王阳明晚年最强调“事上磨练”,要在做事情当中提升自己的生命情感境界,让本真的生命情感在做事中得到实现。没有行动,不去做事,“致良知”就无从谈起。

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没有做成,我们就会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将失败归结为知识不够,或是经验不足。其实这是没意义的。因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等到知识和经验完全齐备才去做,这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而且,就算总结出来,我们也不可能在下次做事时完全按照同一套方式。我们应该想的是,在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否诚心诚意,这才是事情的关键。

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再有恐惧。恐惧来自我们的得失考虑。一旦没有了得失考虑,我们就能在心中自己建立一套标准,就看一件事情能否让良知呈现。如果能,去做就对了。

中国传统哲学中,儒、释、道三家都给我们启发和智慧。王阳明也曾经入道、入佛,然后又回归儒家。这是对的。道家和佛家都能启发他,但最终我们别忘记了儒家。是儒家让我们最终能够站在大地上,由亲人的关怀扩充为天下关怀。有了这份天下关怀,我们的人生才充满意义。这就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