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收藏 · 2022年11月16号 0

最近的5个察觉,找到情绪的开关

最近有看到客体心理学对人的攻击性的解释。

说婴儿在出生之后,一旦离开了温暖熟悉的环境,陌生的环境会激发一个人内部对危险的感知,从而引发迫害恐惧。

在这种恐惧之下,人就很容易通过向外攻击来保护自己。

这时如果抚养者不能提供一个接纳的容器,含容婴儿的破坏性和背后的焦虑,婴儿的这部分攻击性就会一直保留下来,成为他保护自己的固定模式。

这个理论让我感触颇深。

之前和其他团队讨论问题时,他们老板曾跟我说,”对外有批评的人,其实在内心中也会对自己有很多的批评。”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下意识地辩解,哪有批评,只不过是要求比较高罢了。

但随着时间的发酵,我开始通过很多小事觉察到,自己每一次涌出的那个生气、不耐烦的情绪,背后都有着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

例如会把同事对减少需求变更的要求,理解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感到自责和懊悔。

但一旦发现这个需求变更是很难避免的,那个本在苛责自己的情绪,一下子就转为了苛责对方的情绪。

当这个情绪和工作中对他人的要求一起出现时,就很容易让人不舒服,产生抵触的情绪。

于是在一次次觉察情绪发生的场景和背后的需求时,我有逐渐看到:

  1. 一个人在说自以为正确的话时,其实是最容易伤害对方的时刻。每当觉得自己正确了,那句话便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对方有错”的成分,也就是最需要把话往回收一收的时刻。
  2. 针对同一个场景同一件事情,每个人以为的“正确”其实都不一样。大家做判断时都在带着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在这个基础上,你会发现其实大多数的摩擦并不是“敌意”,而是每个人的自我立场太强,阻挡了自己真正理解对方在说什么的意愿。
  3. 说得有些冷血,但其实很多人际关系中的情绪都来自于对他人的期待。如果你在关系中做事的原则是“这件事我做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无论是把事做好还是证明自己价值,总之都是为了我自己,所以即使对方不领情我也能接受”,那就会少了很多没有达到“预设期望”后的失望,人际关系会变得轻松愉快很多。
  4. 事后的失落和后悔都源于对自己的过高判断,正因为觉得自己不会这样,所以事情没做好的时候才会失落。
  5. 学会把对方的情绪和行为与自己脱钩,当描述一件事习惯用“对方不开心可能是因为我做了xxx”的句式描述时,其实都是夸大了自我,认为别人的行为和情绪都需要由自己负责。

总而言之,在接纳情绪、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勇气和觉察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可能还是 surround yourself with supportive people(和那些愿意给你提供支持的人在一起)。

当一个人愿意承认缺点,并向周围人寻求帮助时,好像真的会从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得到帮助,这种能被包容情绪和缺点所带来的支持感和安全感,可能是我一直以来特别缺少也特别需要的东西。

而当这种安全感逐渐内化,我也慢慢开始有了自己含容自己情绪的能力,我内心中那个严厉的超我开始有机会放松了一些。

在学着放下情绪的同时,开始有了一些理解他人的空间,进一步反哺回原点,用理解自己和他人代替了情绪的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