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产品 · 2018年08月6号 0

掌握两招 ,打通产品成长的任督二脉

一、刻意练习

这其实是中国教育体制里一直惯用的教育方式,但其实这也是职业成长的最佳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在一家公司也都是通过不断的项目工作,不断地刻意锻炼自己在不同方面的能力,以达到快速提升能力的目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使用这种,能力进阶及经验积累的生活方式。

人的肌肉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去完成特定的任务,同样人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去形成某种相关。

拿工作方式来说,不同的公司有各自的一套做事方式,换公司的适应阶段其实就是通过项目实践的刻意练习,完成自己工作方式的转变。

核心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同的公司,极端的例子比如创业公司和一线大公司,在产品思维上其实差异一般都很大。小公司缺乏数据支撑,很多时候做需求拍脑袋。而大公司有数据支撑,目标明确,做需求要成熟的工作方法论,这就是差异。长期浸染在一家公司,其实就是通过刻意练习,形成了匹配公司和团队的做事的思维方式。

从个人来讲,如果自己哪方面能力缺失,就需要通过刻意练习去提升。“10000小时”理论,其实本质就是刻意练习。通过一系列书籍去可以学习一系列的知识技能。

比如运营,看一套丛书建立基础的运营知识体系,然后在工作留心以运营的思维训练,就能形成一定的运营能力矩阵。比如项目管理能力是短板,看相关书籍,参加相关课程,和高阶的人交流让别人给你提意见。然后在个人工作中留心总结,就能很快的提升该方面的能力。

现在无论是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方式都很多,多泡泡各种学习的社区,比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6氪,虎嗅等等,或者公众号文章,每天保持一定敏感度,其实也算是一种刻意练习的方式。需要我们留心观察问题,通过特定方向的学习,弥补业务能力短板。

刻意练习能够保证我们胜任工作,并提升能力到一定高度。但更高的进阶,或者从及格到优秀,甚至优秀到卓越,则需要深度学习。

二、深度学习

用成长曲线来模拟,大多数时候我们在某项能力上的进阶是越来越难的,能力等级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味着越往上,能力进阶越慢,所谓的瓶颈时期。这个时候,深度学习的意识就能够让你坚定突破瓶颈了。

任何一个行业往上,人越少。很多人在爬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由于难度、个人天赋和心态的原因,就选择了原地踏步。或者始终没有通过努力跨越到更高的阶层。

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研究生阶段”是刻意练习,“博士阶段”才是深度学习。每一个大牛都是经过深度学习的。很多人容易被刻意练习所迷惑,不能够正确对待“优秀”和“卓越”的区别。如何深度学习,其实核心在于持之以恒,总结反思。

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但是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

刻意练习只能保证我们跟紧趋势发展,但不能预测趋势。

深度学习就是为了“删繁就简”,通过学习和总结反思挖掘事物背后本质规律。深度学习就是在看清楚事物表面的基础上,能够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

深度学习阶段,输出很重要。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其他形式的输出,必须锻炼自己的输出能力。输出背后,是深刻的思考和总结,能帮助我们把事情想得很透彻,从而看到本质。

深度学习不仅要纵向还要横向学习。

  • 纵向当然是在产品的基础能力矩阵上拔高,包括但不限团队管理,项目管理,产品规划,运营能力,数据分析,交互能力等等,逐渐形成自己的做事方法论和思维体系。并能够以此指导并带领团队前行,提升业务发展。
  • 而横向学习,则是通过横向学习建立更广阔的个人格局,构建更庞大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从而能从融会贯通的角度完成产品能力进阶。横向学习没有限度,包括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科技发展,哲学都可以纳入到深度学习的范畴。

个人觉得,这些科学门类的规律,其实都在互联网的发展中体现着。理解了科学规律,也许能在互联网行业中催生工作灵感。深度学习,需要集中更多的精力,不仅考验坚持的行动力,更需要超越自己的意志力。需要更加深入和认真的思考一些东西,并形成自己的一套互联网世界观。

横跨在刻意练习和深度学习之上的,是自主学习的态度。

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会不一样。每个优秀的人都是背后付出很多努力的,工作之后,要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框架如何。进行针对性的刻意练习,能够快速建立知识体系,然后在工作中逐渐将框架夯实。

有一种职业成长方式可以推荐:在工作中一旦发现个人某一块的能力短板,立即通过向他人请教和看相关书籍,建立相关能力的认知,然后在工作中实践总结,就能很快弥补短板。还有就是看到长期职业发展需要建立的能力格局,通过学习准备下一阶段发展需要知识体系,然后能在新工作阶段快速入手并成长。

总结一下:方法论是毒药,我们都需要行动,坚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