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产品 · 2018年07月26号 0

微创新的另一种思考模式——除法策略

除法策略是把产品或功能分解成多个部分,以新的方式重组。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产生全新的产品或功能;

解释了除法策略的核心含义,我们再来思考做除法创新之前需要思考哪些点:

创新是基于用户层面还是功能层面?创新的期望值是什么?想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和目标?除法创新是否适合当前产品或功能?

产品和功能不仅需要思考创新,更需要思考用户习惯以及模拟用户场景和行为。用户想要评论功能,你就不能只看当今流行赞赏,只让用户付费却不让用户评论留言。

基于用户层面的创新是优化用户体验,需要考虑用户场景、操作流程和视觉体验;功能创新是业务上、还是流程上或是视觉上?这需要产品经理从业务层、用户层去具体思考全局产品进行创新构思;

考虑除法策略是否适合当前的产品或功能尤其重要,不是什么好就照搬。

除法策略可以有哪些方式?

1.功能型:挑出产品或服务的某个功能改变位置。

最早开始用鸵式导航栏作为发布功能的是“微博”,摈弃了传统的添加,且鸵式导航加强用户发布动态的习惯,提升操作,优化用户体验;以及其他发布类的操作功能,使用浮窗icon,固定左上角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在不同的位置作为发布功能。

功能型策略为我们带来的思考是,如何在传统思维当中,仅仅用现有的框架,不改变逻辑不改变功能,仅仅改变位置就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视觉效果。

微创新的另一种思考模式——除法策略

2.物理型:将产品分解后重组。

个人中心页面的玩法也是多种多样,不仅可以用传统的列表式,还能用卡片式和九宫格式,关键玩出的功能和体验都很出彩。

同样的功能,但是使用不同的排列组合就能有不一样的提升。

微创新的另一种思考模式——除法策略

3.保留型:即是产品还是当前这个产品,功能和服务都未做改变,但是按原样缩小。

硬件类产品广为人知的就是U盘了,而我们软件类的不得不提微信,微信公众号新出的功能,对文章使用“浮窗”处理。只要仍停留在微信界面,随时都可以再进入文章详情页。

微创新的另一种思考模式——除法策略

最重要的一点,如何做除法创新?

1.列出产品或服务的内部组成部分。

就拿以上的个人中心页面说明,列出个人中心所有的功能,做出分类。与用户相关的,用户最关心的点,重点突出。如是资产类应用,用户最想看到的必定是个人资产,那么个人资产分为一类;再是设置,用户反馈,这些与应用相关的分为一类;列好组成部分并做好归纳分类后,我们可以思考运用哪种策略创新产品。

2.用以上提到的功能型,物理型和保留型三种方式分解产品。

就上面的举例说明而言,当前产品或功能适合用哪种方式创新?以上的举例中,个人中心就很明确,无法使用“保留型”策略,那其他两种呢?是否合适,需要根据自身产品属性思考得出结论。

3.设想新组成的产品或服务细节。

比如传统使用列表式的个人中心,假使转换成了九宫格式,我们可以新增或删减哪些元素?重组后的页面流程和用户体验如何优化?考虑清楚方方面面的细节后就开动吧!

4.思考新产品的潜在优势和壁垒。

涉及产品或大的功能改动,以“目的或目标”作为创新导向,以最小化成本形成MVP,打造创新后的产品优势和壁垒。

好比微信文章的浮窗功能,提高了用户于文章的阅读量,方便操作,再也不怕看文章时无法及时回复消息了。

5.思考可行性,思考创新后的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

新做的改变和创新是否符合当前产品的用户行为习惯,是否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以及当前的资源投入是否符合预期。

有好的idea固然值得欣喜,但是否适合当前产品的应用,还需要慎思。

就算是微信文章的浮窗,想必也不是拍脑袋得来。如果无法产生有用的价值回报,那还不如保持现有。创新的意义不在于打补丁或做删减式工作,而是给产品增加能量,给用户意想不到的“惊喜”。

建议:

多体验各种产品,去思考产品上是否有做创新处理,其创新策略是什么?有哪些值得学习参考和借鉴的点。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减法,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