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产品 · 2018年08月1号 0

工作生涯中,提高认知的三次关键点

之前在微博有一个热搜: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一般正常本科的毕业年龄是在23-24岁左右,就算低于本科提前工作,或者是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大部分人工作十年之后,也就是30-35岁左右了。

中年人的范围一般是40-65岁左右,工作十年,基本上也大多都成家了,是在有房有车有娃的范围内,属于可以“挨骂”的伪中年。不是说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更能忍气吞声,主要是,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不能跟钱过不去了。

工作十年,特别是到35+,也是在一个职场年龄的尴尬期。十年经验,要么走向管理层,要么成为专家。其他工作年限要求不高的职位,又比不过年轻人。十年经验还需要靠投简历找工作,也是一种危机了。

有些人的十年经验,其中真正有增长认知的时间,屈指可数。大部分是工作内容的不断重复,由于时间流逝带来的必然经验年限的结果。但是在这十年里面,你到底成长了多少?

从招聘要求的工作经验角度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提高认知的三个关键点。可以借此评估一下,自己在工作生涯中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认知成长。

1-3年  

从第一年做基础工作内容,一般接触到的是直线思维,简单的因果关系的连接。从第二年开始,慢慢了解整体架构思路,建立系统思维的认知。从头开始完整跟进一个项目,就可以得到这个认知的锻炼,经历一个项目的成长与成熟,是至少需要2年的。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面,从直线思维,到面的思维。了解到在这个面上,各个元素的点与点之间的关系,线与线之间的关联。这个项目系统的内部关系,互相关联,互相牵动,建立一个系统思维。

但是真正建立一个全局的思维,是需要上升到点、线、面、体中的“体”的量度。一开始可能是在基于项目系统的基础上,了解行业这个“体”的部分,开始了基于“体”的认知。

基于“体”的认知,特别是基于更大的“体”的视角,才能突破到3-5年的范围内。如果只是基于项目本身行业内容的体量的认知,也就只停留在1-3年的认知初级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的经验年限,招聘对应的是初中级岗位人员。

3-5年  

到了这个阶段,应该建立起全局视角的思维方式了,在这个阶段的经验年限对应的岗位是中高级人员。

这个全局,可以是行业的维度,经济体的维度,时代发展趋势的维度。面对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再得出一个选择或解答。在这个高度视角的思考方式中,由于掌握的信息更多了,可以不断深化对点线面体的思考,更新自己的认知,总结出方法论。

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平台上的投稿内容,有很多产品经理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投稿上去,从某些方面解读一些行业内容的看法。在输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保持思考,提高认知。内容质量达到一定的平台标准,就会被邀请成为专栏作家,持续保持对这个行业或者某些方面的认知输出,这个可以算是3-5年工作认知的一个锻炼。

5-10年

在成为专栏作家之后呢,写得好的作者,就会有机会被出版社邀请出书了,不过这个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专栏内容,仅仅是在某些方面会有一些持续的独到的见解,而出书需要内容成为一个系统,即你输出的内容要变成一套系统的方法论。

形成一个自己的系统方法论,很多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顶多也就是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些人形成方法论,就有花上一段不短的时间,形成系统方法论,也就更长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要了解到的,是人性。

能够通过不同学科内的底层逻辑,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归根到底,是在研究人性。对人性有一定的探索,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这个也是系统方法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离不开人性。

一路上该摔的坑也都踏得差不多了。从过来人的角度看,就像是老师的讲台视角,下面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现在的心态,他们的成绩所会前往的未来,他们以后要面对的东西,都大致了然于心,就像开启了一个“上帝视角”。

经验年限只是时间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得到的认知经验。基本上达到十年经验的职场人士,做得好的,是可以成为“专家”或“资深”人员。能够到这种级别的中年人,还会被“挨骂”吗?

是否是真的在工作生涯这十年里面只有这三个提高认知的时间点呢?

也不是。这个只是从招聘的工作经验要求的角度,分析了一下。

自己主动去寻求认知的增长,这个机会有很多很多。

在曾鸣教授的《看十年》里面,提到vision&action,保持长期思考,快速反应。中国的发展变化太快了,但是这个趋势,还是可以从一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捕捉得到的,需要保持长期思考,并快速反映到行动中。

在管理学课内也有一节讨论视野的课,我把有些回复的内容也提取整理了一下,整理成一个思维导图。其实都是基于vision和action的基础上,进行具体方法论的拓展。

工作生涯中,提高认知的三次关键点

vision,首先是通过阅读和交流。

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各个行业边界弱化了。自己更需要去主动弱化、打破边界,很多认知往往存在于方法的跨界应用。通过阅读与交流,来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

  • 阅读,进行广泛阅读,通过资料迅速了解不同领域的内容,打通底层思路,建立全局观。
  • 交流,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主动进行跨界交流,双方进行知识互换,可以实现1+1>2的效果。寻找“头部”,例如:头部的城市、公司、行业、专家、趋势、风口等。越是头部,越是牛人聚集。

在阅读上,就是阅读经典,寻找知识的源头阅读。“经典是领域内的泰山,才能够一览众山小”。

“有时候,你在哪,比你是谁更重要。你跟谁在一块,你就是什么人”,“经验贵过黄金,知道怎么与一流人为伍,迅速找到一流人的经验,可以更快的打通关键脉络”。在交流上,与优秀的人为伍,学习到的认知越多。

实践跟认知是互相反馈的,认知可以反馈在你的实践方式中,在实践中也可以得到新的认知。

  • 在学习的同时,输出内容,才能够转化为自己的内核,以及鞭策自己不断保持思考。我通过这个公众号的输出,得到了非常大的成长。
  • 打破你的生活边界,走出去,看世界。观世界才能有世界观,这些经历也是一笔巨大的认知财富。
  • “目标是定海神针:定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不以一时的得失影响进步的心,持续提高”,这个是来自于管理学课内的一个回复,我也觉得挺有用的。

这两天大火的《百度没有文化》,大致是由于李彦宏的认知判断有误,导致了错失了很多机会。最后一句更是点明了“保持认知领先很重要”。

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你想从一家公司得到什么,对未来至关重要。我看了也深受启发,在这里贴出来做结尾吧,欢迎大家讨论。

加入新公司第四周,我最大的感受是:我越发知道自己想从一家公司得到什么,抛开过程,我直接说自己的结论,按照优先级顺序来看,我希望自己依次得到如下的东西:

  1. 认知的成长
  2. 影响更多的人
  3. 完成更好的工作业绩
  4. 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
  5. 适应更多的压力

认知在所有需要中占据第一位,因为它几乎代表一切,而当我把自己的认知与同事分享时,我也在影响着更多的人。因为认知和影响力的提升,我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这自然会带来物质回报的提升,但我希望自己带给公司的价值要高于自己得到的回报,最后不可避免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但因为有认知的提升在前,所以面对未知和挑战时我会更加有信心,而非恐慌和焦虑。

世界上有很多公司带给员工的顺序正好相反:

  1. 更多的压力;
  2. 更多的物质回报;
  3. 更好的工作业绩;
  4. 影响更多的人;
  5. 认知的成长。

虽然2-4看起来也不错,但是因为认知的成长落后,2-4这样的结果很难以持久,员工本身会因为认知和压力的不匹配而陷入焦虑与恐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你能从一家公司所得到的最好的东西莫过于「认知成长」,而当这种认知成长是与大家一起完成时,你对这家公司的未来,对自己的信心会越来越充足。

回到我们自身,作为员工,大家都想要「加薪升职」,但真正的隐性需求,也就是「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

欢迎交流讨论,别忘了,这也是提升认知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