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 2011年01月18号 0

同性恋的形成及人人共有的防御反射的假想

儿子一天天地成长,我很欣慰,可他那种让我难以捉摸的性格,却更让我担忧。说他内向孤僻又不像,说他开朗又不全面,难道性格也有中性之分?

 儿子胆小,是全家上下公认的。没满月的时候,他就能对周边甚至连大人都没有觉察到的声响作出反应——惊跳起来。我想着,等到长大一点可能会好些。可至今,宝宝已经四岁半了,情况还没有改善。平时,我一人带他在家时,就连上趟厕所他也要跟着,我阻止他,他就叫“怕”。在电视上看到长相不美观的人,他也叫“怕”,孩子躲起来,跟他解释也无济于事。

  每当接送儿子,老师向我反应他在校情况,我都是一脸的无奈。在校进餐时,没够到饭菜,他也不主动跟老师讲。要小便时,他认为没有到老师规定的时间不可以去小便。所以,都有两三次尿裤子的历史啦!起床时,不会穿戴的衣物,也不会主动找老师或同学帮忙,要等到其他同学帮他叫老师。这种种现象都是由于他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吗?我该如何去引导他?

  儿子平时在家中,不说能言善辩,但至少也是想说就说,可一到外面就不乐意表达,也不爱搭理别人。要他同其他小朋一起玩,感觉总是很压抑自己,想玩但又觉得不好意思。这着实让我束手无策,有什么方法使我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宝宝?

  一句话解读——

  这位四岁半的孩子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他聪明、敏感,但不彰显;他依赖、胆小,不爱交往;他是所有健康正常的孩子中的一个,他充满了稚气、童真,亟待家长的理解和正确引导。

  束手无策的妈妈其实非常关注自己的孩子,她看到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方式时是不冷不热,不内不外,于是产生了疑惑:难道性格除了内向和外向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性格不成?的确,人的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的涵义丰富,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它的形成也是漫长的,尤其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人的性格是具有可塑性的。

  孩子性格的逐步形成无不留下周围环境的痕迹:小到一件玩具、家长的一句话会给孩子性格形成带来一生的影响,大到家庭人员结构、家庭气氛,以及社会的文化氛围、宗教信仰等都可以对之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要认识孩子的性格,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家长慢慢理解。

  1.家长要自省。

  爸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为什么孩子会胆小怕事?新生儿对外边世界的强烈刺激会产生惊跳反射是正常现象,叫做防御反射,就好像对刺激气味作出打喷嚏的反应,对刺激光线作出眨眼等反应一样。家长要分析孩子胆小的原因,是否先天养成?还是有特殊事件引起孩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毛病呢?还是在日常的教育中,家长太在乎孩子的安全、健康,一点小事也要大做文章呢?孩子需要家长的照顾,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是,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挫折,会跌跤,家长对于这种情形应该抱有平常心,例如,孩子摔倒,弄出血来。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爬起,鼓励孩子表现勇敢,不怕疼。这样,在家长的榜样示范和正确引导下,孩子会克服胆小怕事,养成勇敢独立的性格。

  2.家长、教师是否给予孩子太大的压力?

  孩子在幼儿园尿裤子的事,家长要和幼儿园老师及时沟通,分析个中原因。如果没有原发性疾病,是否是后天造成?是否幼儿园老师太严肃?是否老师没有经验,没有讲清楚要求?如果是的话,家长可以提出合理的理由,请老师特别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有尿意时,及时提醒他上厕所。当孩子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时,也要鼓励孩子学习那些勇敢的孩子,主动积极的举手发言,老师对孩子的每一个小小进步都给予一定的鼓励表扬。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在关心自己,老师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因此,这里的关键就是家长和老师的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采取一定办法,通过观察和教育让孩子逐步改善胆小不敢主动沟通的毛病。

  3.和孩子沟通需要技巧。

  大多数家长总是以长者自居,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必须一切听自己的指挥。因此,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往往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体恤孩子的心情,以命令式口吻对待孩子。在这种情形下,孩子只有服从,没有表达自己愿望的机会,久而久之,养成了一切听从大人指挥,不仅依赖大人,而且和大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也不多。家长应该准确把握孩子的心态,用商量的口吻与孩子对话,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要让孩子心悦诚服。家长要努力做好是孩子的朋友,交谈时和孩子要平视,说话要委婉,让孩子有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机会。

孩子的假想:

我长得像个女孩,身材似女的连头发也是,更令我心痛的是,走路、吃饭、说话等种种行为动作,十足个女孩,大家都说我说我是个可爱的女孩。我对自己都这么肯定,别人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不是病啊?无论我怎么企图去改,不但没有实愿,大家都笑得厉害。啊!怎么整天都像被魂控制住一样,不能自拔呀。恳求大家快快帮帮我吧!

在小学阶段,男孩子在读书上需要的额外帮助是女孩三倍。有多动症的孩子当中75%的是男孩。帕莫尔说:“ 我们正在以极大的速度失去男孩,尤其是在读书写字方面。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在过去的30年间,男子气概曾令人困窘。”

剑桥大学从事自闭症研究的资深教授西门科恩的案例研究了男孩和女孩的大脑生物特性差异。案例表明,男孩趋向于‘组织者’而女孩趋向于‘响应者’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男孩子不热衷于阅读理解而在学习上落后于女生。很多的男孩子发现解释一个手表的工作原理要比讨论一个故事中的角色感情要容易的多。‘但是现在,’帕莫尔说,‘男孩子中除了一些非常聪明的孩子外,甚至都不擅长数学和理科了。’有些人责备这种退步,首先看90年代中期,在女性化教育下,有太多的女教师、女生教室和模块化的考试制度都是适合女孩子的学习技能,但是对喜爱冒险的孩子来说却是损失。帕莫尔说:“天才更可能青睐于男孩子,但是若不慎重选择,也可能与天才失之交臂。”

小学女教师的数量是男教师的7倍,但是伯明翰大学研究教学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的教授 克里斯廷斯凯尔顿说女教师的数量总是远远多于男性教师, “很明显,有一些女教师很理解好动的男生,但是有些男教师却未必。就像女孩子中也有活泼好动的,男孩子中也有内向的。”

然而,目前的这一代教师却是在70年代开始的妇女解放和‘无性别歧视’的环境中影响中出生和成长的。Barbies 被禁止,书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女性,而关于战争和超级英雄的电影却不受欢迎。作为一个班主任,帕莫尔记得让新来的教室拔掉衣帽存放间的所有代表男孩的拖拉机和女孩的小白兔的木椿。她说:“大家都相信一个人是由环境塑造的。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让男孩‘社会化’,脱离本性中的自然倾向,让女孩学习传统的男子课程,像体育和技术。”

帕莫尔不会否认其中的一些明显很有必要,但是随着Reclaim the Night, Greenham Common and Gay Pride,这些运动的展开,一些对传统的男性优势的看法有了改变的团体占了重心地位,男子气概受到怀疑。她说:“我的确认为70年代的妇女运动的原因是我们相信我们能够把男孩变成女孩。”

帕莫尔说大多数的女性天生不喜欢冒险,所以对于那些没有帮忙抚养弟弟们或者没有儿子的教师来说,男孩子的行为都是可怕的。她说: “比如说,孩子们在7、8岁的时候是最爱打闹的年龄,但是打闹却不表明他们有攻击性,这是他们正常的社交,是男孩子互相了解的方式。我建议有些女教师放开让孩子们去打斗、喊叫,因为他们最终会停止打闹并且讲和的,可是老师们听了显得很害怕。”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的社会,很少允许孩子们在没有看管的情况下独自玩耍,这就成了男孩子寻求冒险经历的另外一个问题。你最后是什么时候见过的一群男孩爬树的?

“有了对交通问题的合理惧怕的同时也有了对陌生人的不合理担心。这是因为受媒体诱拐儿童的报道的煽动,家长们都担心自己被看作部负责任,所以从来不会让他们的孩子走出自己的视线。” 也因为我们不常看到男孩子们在户外玩耍,当我们看到有孩子在外面玩耍时,就算他们不吵闹我们也感觉很生气。

  丹 特拉维斯是一个体育教师,他说让男孩子自己‘瞎闹’是很重要的。她说:“训练孩子们是比较正式也有必要,但是只能占用他们玩耍的时间的二成。其他八成的自由玩耍时间是他们学习和练习最多的时间,不受大人的看管。”

  特拉维斯正在组织一项活动,试图将竞争带回学校体育运动中,他说:“在70年代,全民体育的风气持久未衰,所有游戏都是重在参与,不允许有胜利者。” 这对于需要竞争来建立他们的地位的男孩子来说是一种灾难,男孩子通过等级地位来建立友谊,这是他们在幼儿时代就明白的一些事。这对体育运动来说也是糟糕的。帕默尔还说‘自尊’是从美国起源的,也是现在的每个孩子做任何事都不应该失去的东西。

  帕默尔并不是说应该让男孩子为所欲为,她说我们需要的是为那些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男孩子的事而庆祝,帮助他们理解那些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事物。也就是说让他们多取户外,尤其是因为城市学校里越来越拥挤。不让男孩子调皮捣蛋不仅仅对他们有害,对女孩子也无益,大多数的女生过于乖巧,而这被当成是好事。在门外拥挤也被看作是冒险,我真希望这些事发生在我身上。”帕默尔尤其热衷于这个国家的少数几个“户外托儿所”和斯堪的纳维亚体系,都把孩子的入学时间推迟到7、8岁,并且将重心放在户外活动和社交技巧的发展上。

  在帕默尔的理想世界里,每个人都应该去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学校。而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产生了‘早年基础阶段’,这是政府九月新的法律,要求孩子在5岁的时候就应该会写句子,有些应该加上标点符号。帕默尔说:“如果是对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也许这更有用,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不是在帮助孩子们掌握平衡,而是让他们坐着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我要说这简直是国家支持下的摧残儿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