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中小学已经结束了“双减”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
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直接反映了孩子在大规模减负后,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一位家长留言,说他儿子的期末考,一门考了“B”,两门考了“C”,拿回来的试卷上全是红色叉叉。
孩子成绩滑坡,带动了多少父母的焦虑。
即将迎来假期,会进一步拉开孩子差距。
“双减”以后,如何让孩子学得更好,学得更快,学得更全面,是关键中的关键。
在期末考试后,家长不要只关注成绩,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发现问题,更要和孩子一起改进提升,打败问题。
1
对于成绩:
高分不捧,低分不棒
家长对待成绩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有的家长盲目追求高分,以成绩评价孩子,孩子考好了就夸,考砸了就骂。
不仅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伤害孩子的心灵,还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学习观——
“学习是为了高考分/我是为了父母而学习/学习让我很难受……”
也有家长热衷攀比,自家孩子考好了就到处炫耀,自家孩子没考好,就说ta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导致孩子——
努力了却没有被看到,慢慢地就不愿努力;
永远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一辈子活在自卑当中。
成绩从来都不是评价一个孩子的标准,教育也不能一味追求高分。
「高分不捧,低分不棒」,才是家长对待孩子成绩应有的态度。
当孩子考了好成绩时,我们要赞美其付出的努力和坚持,再引导其总结经验。
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我们要用科学的批评使孩子吸取教训,用恰当的鼓励给孩子树立信心。
再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找出错因,查漏补缺,巩固基础,真正帮助孩子从每一次考试中有所收获。
3
对于试卷:
做好分析,查漏补缺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
但是,考试是最好的学习诊断,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发现孩子的学习问题。
👉发现遗憾之错,改进考试习惯。
审题不认真、计算不准确、答题不完整、写错了答案等等,原本可以规避的丢分,都是遗憾之错。
可以从平时作业上,培养孩子仔细、严密、专注的考试习惯:
要求孩子写作业严肃对待,认真书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仔细检查。
👉发现模糊之错,做好查漏补缺。
对知识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应用不自如,就会出现做过的题目考试时不会做,答题时将知识点张冠李戴等问题。
分析试卷,整理错题,要求孩子做一份“知识缺漏表”,对照表格反复学习这些没学好的内容,再做一些练习来巩固。
👉发现不会之错,巩固基础知识。
孩子完全不会的,卷面上就会空白一片,或者胡乱写、随便蒙,完全没有思路或应用可言。
针对这一类基础差的孩子,假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复习,把课本多学几遍,把习题多做几遍,把错题多过几遍。
3
对于学习:
培养习惯,提高能力/color]
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孩子之间之所以出现差距,往往是习惯的不同。
好习惯是最重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能力才得以提升。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的习惯,包括自觉学习、专心致志、独立思考、制定计划等方面。
家长应充分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引导孩子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成就感,愿意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培养时间管理的习惯。
孩子空闲时间增多了,就要学会合理支配空闲时间,防止染上拖延、懒散等陋习。
家长应督促孩子做好每一天的规划,计划好每一天用来学习的时间,并安排好每一科要学习的内容。
👉培养复习预习的习惯。
复习得好,孩子就能及时理解并记住每天所学的知识,通过复习联系新旧知识,构建知识架构。
预习得好,孩子上新课时就能有的放矢,在老师讲到重点和难点时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放假期间,孩子也要坚持复习和预习,巩固本学期学过的知识,提前学习下学期的知识,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
“吾日三省吾身”,不管写作业还是考试,之后都要进行总结、归纳和反思。
家长要培养孩子反思的习惯,反思做错的题,在反思中查漏补缺,总结规律,为下一步学习定好计划。
4
对于寒假:
规划假期,拉开差距
“双减”政策规定,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如此,孩子即将迎来“双减”后的、没有补课的、作业量骤减的第一个长假,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建议家长和孩子提前做好寒假计划,规划在这个假期要学习什么,要做什么事情,要实现什么目标等。
👉按时完成作业,尽量在春节前完成,享受一个轻松的春节。
👉培养兴趣爱好,拓展孩子的多样才能,锻炼孩子的意志毅力。
👉加强课外阅读,读经典名著,读喜欢的书,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
👉适当锻炼身体,和孩子打打球、跑跑步、晒晒太阳,增强孩子体魄。
👉体验生活百态,带孩子去旅行,去参观博物馆,去参加冬令营等等。
👉分担家务劳动,让孩子切身体会父母的不易,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5
作为家长:
长期督促,做好榜样
“双减”的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没有减少家长的教育责任。
父母的陪伴决定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习惯,父母的规矩决定孩子的底线,父母的信任决定孩子的能力。
比起以前,父母肩上的责任更重,家庭教育的影响更大,两者在教育孩子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说千道万,不过“榜样”二字。
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做这样的人。
真正好的教育,永远是言传身教。
父母用自己的自律,引领孩子自律;用自己的好学,引领孩子好学;用自己的勤奋,引领孩子勤奋。
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最直观的教科书,理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真正促使孩子“变好”的,永远是“更好”的父母。
《正面管教》提出: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变得更好,父母们就必须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做个成长型父母,用自己的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榜样行动,改变孩子,成就孩子!
成功的教育背后,从来没有偷懒的父母!
“双减”之后,“拼家长”的时代正式到来,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抓住这一机遇!